主頁 > 企業服務 > 人事社保 > 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製,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 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0元起
立即提交
谘詢客服

電話:15192725188

5分鍾快速響應,互聯網+標準化流程,辦理進度及時通知,專業知識谘詢服務。

服務詳情
  • 股權激勵的優勢

    股權激勵製度作為一種中長期的激勵製度,有著績效獎勵等傳統激勵手法難以達到的效果。無論是對內激勵企業員工,還是對外激勵上下遊,科學合理的股權激勵製度,都能為企業釋放股權核能。具體來說,股權激勵的優勢如下:

    (1)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

    (2)綁定老板和員工的利益,整合上下遊,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共同發展;

    (3)解決股東和高管之間的委托代理關係所帶來的潛在問題;

    (4)讓公司的發展目標成為員工的個人發展目標,推動企業全速發展;

    (5)對一些創業期的公司來說,前期現金流壓力較大,通過股權激勵給予員工未來收益的預期,從而減少現金流的支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股權激勵時,創始人需要以出讓股權為代價,如若比例安排不當,控製權便會受到威脅。實行股權激勵要達到的理想狀態是:

    (1)合理、公平的給出股權,人才得到有效激勵;

    (2)創始人的控製權不會受到威脅。


    股權激勵的作用

    一、建立企業的利益共同體

    一般來說,企業的所有者與員工之間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所有者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投資收益,而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受雇於所有者,他們更關心的是在職期間的工作業績和個人收益。二者價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導致雙方在企業運營管理中行為方式的不同,且往往會發生員工為個人利益而損害企業整體利益的行為。實施股權激勵的結果是使企業的管理者和關鍵技術人員成為企業的股東,其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趨於一致,因此有效弱化了二者之間的矛盾,從而形成企業利益的共同體。

    二、業績激勵

    實施股權激勵後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成為公司股東,具有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力。經營者會因為自己工作的好壞而獲得獎勵或懲罰,這種預期的收益或損失具有一種導向作用,它會大大提高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約束經管者短視行為

    傳統的激勵方式,如年度獎金等,對經理人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短期財務數據,而短期財務數據無法反映長期投資的收益,因而采用這些激勵方式,無疑會影響重視長期投資經理人的收益,客觀上刺激了經營決策者的短期行為,不利於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引入股權激勵後對公司業績的考核不但關注本年度的財務數據,而且會更關注公司將來的價值創造能力。

    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在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利於企業穩定和吸引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實施股權激勵機製,一方麵可以讓員工分享企業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麵,當員工離開企業或有不利於企業的行為時,將會失去這部分的收益,這就提高了員工離開公司或“犯錯誤”的成本。因此,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利於企業留住人才、穩定人才。

    另外,股權激勵製度還是企業吸引優秀人才的有力武器。由於股權激勵機製不僅針對公司現有員工,而且公司為將來吸引新員工預留了同樣的激勵條件,這種承諾給新員工帶來了很強的利益預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可以聚集大批優秀人才。


    股權激勵方案

    在目前國內外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中,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有以下幾種:

    1、股票期權

    (1)股票期權是一種選擇權,是允許激勵對象在未來條件成熟時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的權利。

    (2)公司事先授予激勵對象的是股票期權,公司事先設定了激勵對象可以購買本公司股票的條件(通常稱為行權條件),隻有行權條件成就時激勵對象才有權購買本公司股票(即行權),把期權變為實在的股權。

    行權條件一般就包括三個方麵:一是公司方麵的:如公司要達到的預定的業績;二是等待期方麵的:授予期權後需要等待的時間(等待期一般為2-4年);三是激勵對象自身方麵的:如通過考核且並沒有違法違規事件等。

    (3)行權條件成熟後,激勵對象有選擇行權或不行權的自由。激勵對象獲得的收益體現在授予股票期權時確定的行權價和行權之後股票市場價之間的差額。如果股票市場價高於行權價,並且對公司股票有信心,那麽激勵對象會選擇行權,反之,激勵對象也可以選擇放棄行權,股票期權則作廢。

    2、虛擬股票

    (1)虛擬股票是指公司采用發行股票的方式,將公司的淨資產分割成若幹相同價值的股份,而形成的一種“賬麵”上的股票。和分紅權類似,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是一種股票的收益權,而非真實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是其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2)虛擬股票一方麵能夠使公司員工更直接地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利益,另一方麵不會改變公司的總資本和所有權結構,在政策法規上所受到的局限性比較小。舉例說明一下,對於一家未上市的創業型公司而言,沒有市場上公開發行的流通股票,對核心骨幹人員可以用期權來進行激勵,非核心人員可以選擇虛擬股票激勵,假設公司年初估值為1億元,為員工甲配置1萬元的虛擬股票,若當年公司成功融資,融資估值為5億元,則在次年初給員工甲發放1萬元*(5億元/1億元)-1萬元=4萬元的現金分紅,與年終獎合並計稅。若公司當年未成功融資,或者融資估值並未發生變化,則不發放分紅。這樣對創業型公司而言也減少了現金壓力。

    3、限製性股票

    公司預先設定了公司要達到的業績目標,當業績目標達到後公司則將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無償贈與或低價售與激勵對象。授予的股票不能任意拋售,而是有一定的限製:

    一是禁售期的限製。即在禁售期內激勵對象獲授的股票不能拋售。禁售期根據激勵對象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期限。如對公司董事、經理的限製規定的禁售期限長於一般激勵對象。

    二是解鎖條件和解鎖期的限製。當達到既定業績目標後激勵對象的股票可以解鎖,即可以上市交易。解鎖一般是分期進行的。

    4、賬麵價值增值權

    (1)賬麵價值增值權具體分為購買型和虛擬型兩種。購買型是指在一開始激勵對象按每股淨資產值購買一定數量的股份,在後期再按每股淨資產期末值回售給公司。虛擬型是指激勵對象在初期不需支出資金,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名義股份,在後期根據公司每股淨資產的增量和名義股份的數量來計算激勵對象的收益。

    (2)實施賬麵價值增值權的好處是激勵效果不受外界資本市場異常波動的影響,激勵對象無需現金付出;但缺點是采用這種方式要求企業財務狀況較好,現金流量充足。



QQ業務谘詢
客服谘詢